2025年7月16日,民政部发布了《殡仪接待服务规范》等十项新制定、修订的殡葬领域行业标准。这些标准涉及殡仪接待、骨灰寄存、公墓安葬、骨灰海葬、公墓祭扫、网络祭祀等方面,旨在回应民生关切,提高殡葬行业整体服务水平,促进绿色殡葬发展。具体内容如下:统一殡葬服务标准,保障逝有所安:标准要求在遗体保存和火化、骨灰寄存和海葬等环节,服务项目、收费标准等应当公开公示,让群众享有知情权和选择权。在殡仪接待等环节,需出具费用明细清单,提供正式结算凭据和发票。同时,《遗体和骨灰追溯通用要求》明确,殡葬服务机构应在遗体和骨灰流转服务环节采集关键追溯信息,确保信息真实、规范、有效且易于识别和检索,以保障遗体和骨灰安全。提升绿色殡葬水平,倡导文明新风:随着环保理念深入人心,骨灰海葬等生态安葬方式逐渐被大众接受。为避免骨灰海葬操作不规范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,修订后的《骨灰海葬服务规范》提出,应及时回收海葬祭祀专用物料中不入海的物料,不应在海葬船舶上烧纸、上香和放鞭炮,宜使用骨灰沉降的方式进行海葬等。系列标准还倡导包括骨灰海葬、树葬、花葬、草坪葬等在内的节地生态葬,引导行业减少对土地资源占用。规范祭祀祭扫服务,满足思有所依:针对网络祭祀中存在的商业化、低俗化甚至恶意祭祀等现象,《网络祭祀要求》提出,平台服务功能不应设置过于娱乐化或商业化的功能,应具备平台用户和被祭祀人实名身份认证及审核管理功能。《公墓祭扫服务规范》则修改了祭扫服务分类,新增代客祭扫服务、集体共祭服务等,并将生命教育理念贯穿服务全过程。《骨灰海葬服务规范》鼓励建设公益性生态文化墓园、海葬纪念墙等纪念设施,供逝者家属寄托哀思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