昆山长鹰硬质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闯关北交所上市,其转战北交所的背后,面临着上游涨价和下游拖欠的双重压力。以下是具体情况:上游原材料涨价:2022年以来,硬质合金产业主要原材料碳化钨价格持续上涨。2023年度及2024年度,碳化钨粉单价同比涨幅分别为2.49%和7.65%,2025年年内主要钨制品价格累计涨幅达四成。长鹰硬科的主营业务成本中直接材料占比分别为77.10%、76.77%和76.10%,原材料占比相对较高。而且公司前五大材料供应商采购金额占采购金额的比例分别为66.05%、66.63%和74.12%,供应商集中度较高,其中多家供应商为同业竞争对手,成本端承压明显。下游客户拖欠货款:受下游行业需求影响,行业短期内出现需求萎缩、市场竞争加剧的格局,公司抬升的原料成本不能全部转嫁给需求方,同时公司还给予下游客户更加宽松的回款政策。报告期各期末,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1.73亿元、2.31亿元及2.86亿元,占当期营收比例分别为21.04%、26.26%及29.38%。截至2024年末,公司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中,信用期外应收账款占比达39.72%,同比大幅上升11.7个百分点。直至2025年一季度末,2.86亿元应收账款余额中,仍有1.1亿元应收账款逾期未收回。公司业绩下滑:在原材料涨价和下游拖欠的双重影响下,长鹰硬科虽然营收持续增长,但净利润连续下降。2022-2024年,公司毛利率分别为22.96%、22.07%、19.55%,不断下降。转战北交所:长鹰硬科曾于2022年冲刺沪市主板上市未果,2024年4月,上交所颁布新上市规则,提升市值及财务指标要求,公司财务指标未能达到上述标准,于是撤回了上市申请。2025年6月30日,长鹰硬科递表北交所,并进入审核问询阶段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