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粮全面进入产量形成关键期,各地因地制宜加强田间管理,通过组织农技人员深入一线、利用科技手段监测病虫害等方式,夯实秋粮丰收基础。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措施及案例:河南:白露过后,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趁着降水稍歇,立即组织农技专家,指导农户开展病虫害防治和“一喷多促”工作。为降低持续降雨天气对秋粮作物的影响,河南各地组织各类农业机械和统防统治队伍,推动各项关键技术落实到田。全省1.3万余名农技人员分片包县,落实“一喷多促”增产措施。河北:白露时节,河北的夏玉米处在灌浆期,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期。河北省近万名农技人员深入一线,将一喷多促、病虫害防控等增产增效技术送到田间。在邯郸磁县讲武城镇东小屋村,种粮大户孙槐潮操作的植保无人机正沿预设航线精准巡航、喷洒药剂,高效完成田间病虫害防控。此外,河北成立6个省级包联指导组,开通24小时专家热线,同时做好种子、化肥、农药调剂调运,保障生产需求。江西:在江西宜春高安市建成6个农作物重大病虫疫情自动化监测点,24小时不间断采集病虫动态,第一时间将情况推送至种粮大户和飞防队伍。灰埠镇小港村绿色防控示范片负责人金小蠢表示,自动化监测能提前3天至5天预警,一年用药成本还能降30%左右。安徽:当前正值水稻破口抽穗期,也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,安徽省和县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,指导农户加强秋粮田管,通过“绿色防控+统防统治”的有效组合,助力秋粮丰产增收。和县聚焦主要作物、重大病虫、重点区域,实行“一虫一策、一病一方”的防控策略,开展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。
|
|